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正文

9个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奖视频(说课+教学演示)

2024年11月16日 10:37 李卓 点击:[]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总高校思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旨在使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推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本文汇编了南开大学9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供各院校教师学习、借鉴。9门课程分别为:

《超越文化——中西文化概览》

《病毒学与抗病毒药物开发》

《服务学习: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扶贫》

《计算机组成原理》

《光学》

《数码编辑》

《科学素养培育及提升》

《政治学原理》

《医学微生物学》


01.超越文化——中西文化概览

《超越文化——中西文化概览》课程,旨在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学习和相关文化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在甄别与比较“自我”文化与“他我”文化过程中,掌握跨文化交际基本技能,提升英语思辨能力,形成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思维,实现综合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跨文化能力支持。


02.病毒学与抗病毒药物开发

《病毒学与抗病毒药物开发》课程从2014年起,在每年的春季学期开课,是一门针对药学院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要求选修学生具有药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的学习经历。课程团队成员包括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马列学院的五位教授、副教授。通过深入讨论与取舍,提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专业技能知识点深入融合。


03.服务学习: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扶贫

本课程践行了南开大学“知行合一”服务学习(南开大学服务学习2.0)的理念和课程架构,体现出鲜明的南开特色。图1是课程建设架构,以“专业知识-创新研究-项目实践-社会服务-成长提升” 的模式,推进“知行合一”服务学习的课程建设。


04.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为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于本科四年学制中的第二学年。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在计算机学科系列课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位置。本课程主要进行与计算机(计算芯片)相关的工作原理讲解,内部运行机制论证、设计方法传授、组成部件剖析和应用前景介绍。在加深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整体化理解的同时,建立起硬件/软件协同的整机概念,从而形成对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设计的综合能力育成,以期完成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培养。


05.光学

本课程介绍光学相关基本理论,实验现象及实际应用。在传授光学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课堂讲授、课后探索性试验等方式,促使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几何光学(包括几何光学基本原理、成像、光阑、像差、光学仪器等)、物理光学(光的电磁理论、干涉、衍射、偏振、晶体光学等)、量子光学简介(黑体辐射、量子理论、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原子光谱、波粒二象性等)及现代光学专题(傅里叶光学、全息、激光)等四部分。授课对象为物理科学学院全体二年级本科生。


06.数码编辑

数码编辑课程为视觉传达和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需要学生通过短片设计、实际摄制和后期制作的学习,对当代社会中应用愈来愈广泛的动态作品的制作过程有基本了解,并最终独立完成一部实验性数字短片。学生将学习数码摄像机和苹果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专业剪辑软件Final Cut Pro的基本操作。本课程以影视语言和非线性编辑为基础,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建立,开阔学生的思维范畴,同时满足现代艺术设计在新媒体领域的应用需要。


07.科学素养培育及提升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工作时应具备的素质及其修养,即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具有专业的读写、表述和理解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历程。大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将会对国家的长久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08.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是政治学类和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是所有政治学类和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要讲授国家起源理论、国家本质和职能理论、国家机构和国家机构体制、现代政党理论和制度、政治民主等内容,其中国家机构体制包括西方国家的总统制、内阁制和半总统制,以及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现代政党制度包括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09.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了解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原则。


此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


关闭